
-
告别完美执念
中国知识界一直有一种完美执念,导致在追求上不停地走极端。从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完美(程朱理学、阳明心学),到鸦片战争后的西方完美(砸烂孔家店--体用问题另当别论),再到西方衰落(儒学复兴);从迷信儒学,到迷信西学,再到回归儒学(许多狂热的西化派已经回归儒家),实际上是无知(片面了解)和偏执(完美执念)
971
- 0
- 9
-
颠覆性技术与创造性破坏
颠覆性技术与创造性破坏 颠覆性技术(Disruptive Technology)也翻译破坏性技术,最早于1995年由美国哈佛大学Clayton Christensen教授提出,是熊皮特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理论的延伸和拓展。 创造性破坏规律不仅仅是尊重的问题,还有个如
1645
- 0
- 16
-
文明的相对性和时间维与文化和法律的时空维
文明与野蛮具有相对性,1689年光荣革命之前的君主专制比中世纪政教合一的神权专制文明,但比此后的宪政野蛮;文明与野蛮存在时间维变化,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文明是代表发展方向的文化与制度,是随时间而变化的长期稳定的变化趋势,而非短期的不稳定的变化----逆流。 文化和法律具有时
3831
- 0
- 28
-
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
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曲青山《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09日 第 09 版)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我们党作出的这个重大历史结论和重要政治
617
- 0
- 8
-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
国务院公报 2007年第10号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温 家 宝 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 深刻认识我国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我们党提出科学理论和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
942
- 0
- 9
-
社会进步以思想解放为前提
社会进步以思想解放为前提 社会进步的途径有二,一是革命,二是改良。革命是上下对立,缺乏妥协与合作的结果;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但社会代价巨大。改良是上下互动,上下合作与相互妥协的结果;改良缓慢,但社会代价小。改良模式有二,一是德日模式,自上而下的互动合作;二是英美模式,自下而上的互动合作。 无论革命还
2740
- 0
- 14
-
关于拒不履行见义勇为(美德)义务入刑的思考
追求美德是权利和自由,而不是义务,更不应该成为刑法上的义务。美德(愿望的道德)与义务的道德不分、笼统地强调道德,要求人人成为完人,恰恰是道德堕落的原因。治安恶化,不谴责主要责任人,也不思考如何惩治恶人、改善治安状况,反而把矛头指向弱者,恰如鲁迅所言:“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
1124
- 0
- 16
-
美国形成过程与社会契约理论
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批准通过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成为美国形成的标志。这是可观察的美国形成过程这一社会契约理论实践样本的一个重要事件。从1620年The Mayflower Compact,到1776年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
2939
- 0
- 26
-
人本主义大师康德与马斯洛值得仰望
人本主义大师康德与马斯洛值得仰望 康德与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大师,也是人本主义思想的两座高山,值得仰望。康德认为,人即目的本身,任何时候都不可作工具;康德也是权利法哲学之父,还是启蒙运动的德国代表。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管理学代表,其管理学提醒人们,别忘了我们是人;其需求层次理论,摆脱笼统,对人的需
1249
- 0
- 10
-
美德追求与道德义务
富勒将道德分为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义务的道德指社会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和技术规范并列),遵守道德规范属于社会义务,其实施机制是社会评价机制;不遵守道德规范的后果是舆论谴责,最严重的后果是众叛亲离、社会性死亡。愿望的道德指美德,追求美德属于个人自由;追求美德是权利而不是义务,也是一种非功利性幸福
2224
- 0
- 21